9月22日下午,“20世纪中国知识、教育与科学史”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金缘厅举办。此次会议依托“纪念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成立7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作为其中分论坛之一,由香港科技大学言爱基金社会科学讲席教授李中清先生倡议并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执行院长石云里教授共同发起,旨在探讨20世纪中国科学发展中的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梁晨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执行主任徐飞教授、心理学系执行主任孔燕教授、何晓松特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何涓副教授等以及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李中清教授和王安轶副教授共同主持。会议开始前首先播放了我校参会团队制作的“精心深耕、正道永存——纪念李政道与中国科大的发展”短片。视频记录了李政道先生与中国科学发展,特别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深厚渊源,展现了李政道先生在科大少年班的创办与发展以及组织开展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李中清教授对中国科大表达了衷心感谢,并回忆了父亲李政道先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往事。
随后,李中清教授和王安轶副教授作为召集人分别作开场陈述,介绍了本次研讨会主题。会议分上下半场进行,来自6所高校的17位报告人围绕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科技精英的培养、留学生教育、知识转移和人才群体分析等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上半场,吴艺贝报告题为The Social Origins of Moder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 Quantitative Study Based on 90,000 Students(1900-1927),研究用量化方法分析了1900-1927年间国内9万余名专门学校学生数据,探讨学生社会来源的变化问题。
梁晨教授报告题为Social Origins, Education, and Impact of 1400 Chinese Boxer Indemnity Scholarship Program Students to the USA 1909-1949,基于1937年《清华同学录》提供的基本信息,为动态观察清华留美校友的家庭背景和职业发展提供了数据基础并为突破定量历史主要依赖结构性史料的局限提供了范例。
杨莉报告题为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1890-1949: Comparing Preparatory and Regular, Law and STEM, Imperial Universities and STEM specialized universities,通过构建“中国近代留日学生数据库”(1896-1945年)将近代留日学生进行细分,以探讨近代中国留日生的教育情况转变以及与政府之间的互动。
韩昊哲报告题为Human Capital Development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Comparing Elite University Students, 1912-1952,通过比较20世纪前半叶北京、广州和上海约9万名优秀大学生,揭示了在相似的高等教育背后,各城市的优秀大学在学生构成上存在的显著区域差异。
刘霁樟报告题为Working for the Wa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1937-1945),通过对战时中研院工程研究所的考察,探究该所对工程研究性质和方法的思考,检视以工程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工程研究事业在战争环境下,寻求自身发展和满足国家需求中的困境和抉择。
武大伟报告题为Analysis on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scientists with The Two bombs and One star project,对23位两弹一星科学家进行简历分析和定量数据编码,展现出他们教育背景和科学研究贡献的特点,并提出科技人才支持的经验。
朱燕南报告题为Knowledge Transfer of Quantum Science in 20th Century China: An Academic Genealogy Perspective,通过学术谱系的视角分析了20世纪中国量子力学的传播,探讨早期非正式量子力学方法与量子信息科学的结构化学术谱系之间的联系。
王安轶副教授报告题为Research on the Chines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in the Early 1990s: based on CV Analysis,基于《中国工程师名人大全》一书,运用CV方法研究中国工程师群体,据此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程师群体的工程技术水平,探讨工程师职业与国家需求之间的关系。
下半场,林思纯报告题为Sharpening as Required: Research on the First Batch of Chinese PhDs’ Knowledge Starting Poin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基于历史文献与口述访谈,对中国首批博士展开研究,回应了中国首批博士的成才驱动与水平评价问题。
李玉玲作了题为《加速培养和长期主义以促进“天才青年”的发展——基于207位少年班毕业生的履历分析》的报告,采用CV分析法,考察了1978年至2023年间207名少年班毕业生的教育和研究职业轨迹,分析结果揭示了少年班毕业生在获得科学研究领域主要学术荣誉方面的显著特点。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研究助理韦圣彬和硕士研究生刘东芊报告题为Domestic PRC Education, and USA Placement of 1700 China-US Physics, Biology, Chemistr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hD Students to the USA, 1979-1989,通过对CUSPEA、CUSBEA和CGP校友的教育经历与职业发展、从中国到美国教育体系的过渡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些重要项目及其影响的理解。
马璇戈报告题为A Ouantitative Research on Status of the Newly Elected Academicians of CAS from 2003 to 2023,对2003—2023年新增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基本信息进行计量学分析,对增选院士群体特征进行总结。刘箐作了题为《我国顶尖人才成长与流动规律探析——以2013-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例》的报告,通过对2013年至2023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职业轨迹的文献计量分析,揭示院士空间分布的多样流动模式以及学术流动与空间趋势的对应关系,并基于此研究提出了针对培养和留住中国的顶尖科学人才的政策建议。
安徽农业大学沈楠副教授报告题为The study on the linear progression phenomenon of the generation of scientific elit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transformation,对中国以“国家人才项目”为核心的分层学术精英体系展开研究,揭示具有显著线性晋升特征的精英生成模式对学者的研究动机以及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的影响。
何涓副教授报告题为The Periodic Law of Elements and the Orders of Chemistry Textbooks for Secondary Schools in Modern China,探讨中国近代中学化学教科书中的组织原则以及学者之间不同的看法与争论,揭示严格按周期律来建构知识体系在教科书中并不普遍的现象。
梁佳媛报告题为Dispute over the Priority of the Discovery of Ascaris megalocephala trivalens,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者对于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展开争夺进行研究,分析了双方如何籍由各自的专业认知框架来理解自身发现所承载的学科价值,考察了双方的学术理念受各自学科研究纲领的支配程度,并依据不同维度的评判标准对优先发现权的归属进行了探讨。
在场专家学者们针对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最后,徐飞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香港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拟针对少年班人才培养以及CUSPEA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展开合作。
此次研讨会涵盖了20世纪中国知识、教育与科学史研究的多个维度,为各位学者分享研究成果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这些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中国近现代教育体系的演变和特点,并为当代教育政策和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探索、历史视角与借鉴。
(周子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