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超常教育45周年学术大会在京举行

发布者:孔燕发布时间:2023-10-26浏览次数:58

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45周年学术会议于日前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协办。 大会邀请了众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及教育工作者。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泉水,会议主席、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会议副主席、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孔燕等数十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场参会;十多位国外专家学者分别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参会。

0ac26ca0e0976fd78bceda5819524d

田祖荫在致辞中提到,超常儿童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富矿和稀缺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学校在超常儿童教育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正确处理好超常培养和全面发展、整体公平和追求卓越、国家主导和地方探索等方面的关系。希望借助这次研讨机会,可以推动完善我国超常儿童早期培养政策体系,努力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早期培养土壤。

刘燕华在致辞中强调,教育走在时代的前面,是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的前提和长远大计。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储备。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大批的拔尖人才。发现和培养强者是超常儿童工作的目的所在。超常儿童培育需要平台,需要打造环境和条件,创造机会,使更多的超常儿童得到发展。

傅小兰在发言中回顾并总结了超常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45年历程,她指出,45年的风雨历程,既是一幅薪火相承、艰辛开拓的历史篇章,也是一部满怀志向、勇攀高峰的感人佳作。心理研究所作为我国心理科学事业的“国家队”,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宏观决策,发挥学科优势,在超常儿童研究和教育领域开展了前瞻性基础研究及应用服务研究,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郑泉水在报告中分享了对于如何发掘和培养X型人才的看法。他提出,有事事都追求完美的A型人才,也有非常专注某一个方面的X型人才,人才培养要从A型到A+X型。不要将所有“人才”放在同一标准去对比,而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共赢生态,发现兴趣、提供条件、个性化地冒长,同时,拔尖人才的培养是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的过程。

刘彭芝在报告中分享了人大附中四十多年的超常儿童教学实践经验,并就超常教育理念、超常教育的界定、超常儿童的培养目标、超常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美国、英国、印度、新加坡等世界各国目前在超常儿童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阐述。她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在全社会构建良好的超常儿童教育生态,努力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全国城乡超常儿童,让更多的超常儿童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解决关键攻关技术提供科学人才。

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兴利从发展成果、研究成果、应用实践以及未来展望四个方面,分享了心理研究所在超常儿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实证证据。她表示,在发现鉴别、认识规律、教育教学政策支持、师资培养、课程与干预等方面,心理研究所将一如既往地助力超常儿童自我实现,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发展目标。

数十位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以特邀报告、口头报告、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以“发展超常教育、赋能人才强国”为主题,就超常儿童认知与非认知发展、创造力与社会文化环境、超常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相关科研前沿进展以及超常教育实践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自1978年以来的45年间,心理研究所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与部署下,围绕超常儿童的早期识别与测评、超常儿童发展规律的探索以及培养等方面持续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社会上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推进基础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了针对超常儿童(国际常用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的相关研究。21世纪以来,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都加大了针对本国超常儿童的教育和培养,也促进了科研人员及相关学者在科学、规范鉴别超常儿童、多元化培养超常儿童方面开展大量研究。了解各国对超常儿童的鉴别、评价、培养及管理的研究,比较各国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差异,对于我国超常儿童的研究和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

截至目前,国内众多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和社会机构尝试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作为国内超常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行业的领路者,心理研究所将以本次国际学术大会为契机,组织搭建一个更聚焦、更高效、更全面的学术交流平台,整合汇聚学术成果,为产教研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国家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靳晓燕)